微電影讓草根們有了一試身手的機會,同時也被導演、明星們賦予了諸多功能,但廣告的裹脅、一窩蜂的跟進,也束縛了微電影的良性成長,然而,你無法否認這一新媒體形式旺盛的生命力,相信微電影會越變越成熟。
微博時代下的一個蛋
微電影已迅速成為最熱門的詞匯和藝術品種,瑞顏廣告公司 圣輝傳媒發展速度和眼球效應讓人吃驚。2010年火爆網絡的《老男孩》讓人們對于微電影模式重新認知之后,2011年便成了國產微電影元年,這一年,有不少于2000部微電影問世。2012年3月底,一天之內北京竟有4場微電影的活動同時舉辦。在微博上、視頻網站、社交網站上,微電影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在這個微博、微群、微小說等微文化產品層出不窮的“微時代”,瑞顏廣告公司探討微電影的走紅原因并不困難?,F代人的時間已經被切割成碎片,他們的目光也日益收縮為眼前30厘米的手機或電腦屏幕前。那些微周期制作、微規模投資、微時放映的視頻短片,非常符合快餐文化時代受眾的胃口,更符合從業者一切從快的心理。
在天津知名影評人王檸看來,微電影的出現更像是微博時代下的一個蛋,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
草根的夢想
目前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網民已超過4億,他們都是潛在的微電影觀眾,近幾年視頻網站激烈競爭,買片價高得難以承受,對視頻盜版打擊也前所未有的嚴厲,因此微電影正合大批需要原創內容的視頻網站的胃口。各大視頻網站目前都在“圈地”,微電影因此成了最好的武器。
分析人士指出:近些年國產片在影院表現力一般,每年上百部電影無緣院線,網絡電影正好補了這個缺。
中國大學生微電影節、中國國際微電影節、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相繼展開;土豆網微電影大賽、新浪微視頻大賽、南方微電影大賽、兩岸原創電影大賽等各類微電影文學征文大賽開展得如火如荼;同時中國微電影創作發展論壇、微電影創作基地,以及中國高校創意產業聯盟發起的“公益微聯盟計劃”,都在為微電影的熱情加溫。鳳凰、百度等門戶網站更爭相開通了微頻道?!靶腋N觥痹谇嗪Pl視開播。所有這些都顯示了微電影的一場盛宴已經開席。
從前,拍電影被視為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專業活兒,然而佳能5D2的出現和普及,讓微電影的制作變得簡單。雖然不是純專業器材,但拍出來的畫質足以符合播出要求?;诖?,校園這個不缺創意、時間、學習能力的群空間也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王明武是福建龍巖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的大二學生,2010年11月22日,他與五位同樣喜愛電影的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團體——24幀工作室。王明武對本刊記者介紹說,拍攝基本是零成本,教室是借的、演員就是學校的學生,義務演出。他們拍攝的《愛的救贖》參加了百事“創意創業創自己”大賽,出乎意料地獲得了一等獎,這讓工作室每個人都興奮異常。目前,在學校的支持下,工作室的同學們一邊進行電影拍攝,一邊積累技術、加強學習。接下來,他們還打算參加幾次大的比賽,為自己樹立品牌。
校園這塊充滿創意的陣地已被微電影占據。
中國青年報社成立了多媒體傳播平臺,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官方網站校媒網和騰訊微博聯合打造的“微博校園”,有近6000家高校社團聚集于此。而中青報與湖南衛視聯合發起“十八歲的選擇微電影大賽”,則征集、拍攝了30余部微電影。
中國青年報旅游周刊主編、青年旅游傳播研究院秘書長姜蕾說,高校是微電影發展的舞臺,學生是微電影創作的生力軍。中青報正在嘗試通過聯合投資人或結合某一青春主題與大的影視機構合作等形式,進一步推廣微電影,培養一批有才華的大學生微電影制作團隊,推動微電影在校園蓬勃健康發展。
電影從業者鄭旭認為,“微電影給草根階層提供了出人頭地的可能性,那些沒有條件上電影學院、戲劇學院的人,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
微電影的“他”用途
面對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視頻內容都打著“微電影”的名義行走江湖,難免會讓人產生疑問:“微電影”到底是什么?其實早在電影發明之初,電影就是以短片或是微型電影的形式出現的。一般認為,微電影短則30秒,長則1小時,投資少則幾百元,多則上百萬。
草根參與制作的微電影簡陋和粗糙,算不算是微電影呢?有專業人士稱:微電影只能算是視頻,很多技術條件根本達不到電影的標準和專業要求。而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談的電影是一種工業,無論是燈光、攝影、布景還是造型,等等,電影本身有個系統,不是簡單拿著DVD就能拍出來的。電影已經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而微電影只是這幾年才出現的產物,微電影至今尚未成為工業。
《南京戶外廣告廣告導報》總編輯、資深制作人凌平認為,既然美其名曰“微電影”,那就意味著品質比當年的網絡短片更為高級、精良,在拍攝手法、要求、水準上與電影趨近,“簡言之,微電影就是微型電影”。
微電影這一概念的誕生以及迅速地流行于大眾之中,并沒有拋棄作為短片的原有功能,而是將短片的功能進一步放大。知名導演參與制作,大牌明星紛紛加入。微電影成了藝人活動宣傳片、娛樂圈的“新玩具”、大電影推廣番外篇、新專輯營銷“新手段”,也是電影人的試驗田。
姜文借助微電影《看球記》詮釋父愛,周迅則通過《五行伏妖》過了把導演的癮,不少歌手也選擇微電影宣傳近期活動:蕭亞軒與前男友王陽明在《一百分的吻》里再續前緣;游鴻明在《血色天國》里玩轉“江湖殺手”的瀟灑刺激?
制作方通過微電影《千山暮雪》的番外篇,舍虐戀為愛情童話。導演彭浩翔借助“《春嬌與志明》系列微電影”為《志明與春嬌》再推續集?;疬^去的電視劇能再火一次;沒上映的電影能未播先熱,微時、微周期制作、微規模投資的微電影也正式走上了產業化道路,成為影視作品商業模式的一個新亮點。
大批明星玩起了微電影,對于這個新生事物,他們最看重的,還是自由創作。陸川在出席微電影活動時表示:“從創作的角度來說,微電影會讓我們這些拍影院電影的導演回到網絡草莽時代,拿出心里最真實的東西,尋找最原始的表達。”王小帥的看法則更直接,“相較于大電影,微電影的平臺大,禁區稍少,能夠玩出新花樣?!?/span>
娛樂權力大舉介入,改變了微電影圈里早期業余視頻短片的粗糙色彩,燒錢的大制作在制造一個個噱頭,也給微電影引進商業化構思、專業化流程。
廣告公司廣告與內容的博弈
微電影,片子長短可以微小,成本可以微小,但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一定是“巨大”。微電影現在已經逐漸成為企業品牌策略的標配。
對于商業品牌來說,按傳統觀念拍攝廣告片需要投入一二十萬的資金,然后還要花錢去找播出平臺,電視臺的廣告費不是個小數。而現在,商業廣告披上微電影的外衣,改變了傳播理念和途徑,如果拍得優秀,做得成功,廣告效應更是以往在廣告時段播出的硬廣告無法相比的。
桔子酒店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例——憑借著12部微電影《星座》的推出,桔子酒店去年客房入住率直逼100%,為創立四年來最佳成績。桔子酒店的官方微博粉絲數就突破了10萬人,一些網友在土豆上看完《星座男》,隨后出差就到桔子酒店辦理了入住手續。
同其他媒體所面臨生存與發展時的問題一樣,微電影廣告與內容的博弈也日益顯現。比如肖央的《老男孩》有完整的人物命運,有情懷,它給很多北漂,給那些有理想從事電影行業的人降低了門檻。但肖央很快推出的第二部片子《贏家》,卻口碑不一,其中出現了沒有節制的商業植入。
這種博弈,使微電影這個新興媒體形態摻雜了太多的銅臭味。電影從業者鄭旭認為:“不否認微電影的發展是個好事,但讓我覺得挺難接受的是,這個事情上投機盛行,是一件特糟糕的事,當一樣東西初露苗頭的時候,大家都迅速進入,或者以大資本做成壟斷,把水攪渾,哪怕最終搞砸,就沒人管得了那么多了。”
在內容和產品之間,導演常常沒有決定權,最終犧牲的還是“微電影”的品質。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互聯網協會創新工作委員會理事黃傳武說:從微電影產業發展來說,南京戶外廣告廣告也必然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企業不可能放棄這種盈利模式。但如果微電影在初步階段就忙于植入廣告,這無異于殺雞取卵,不利于整個行業發展。
青春期的微電影有待成熟
微電影快速擴散的病毒營銷效果,通過觀眾使用網絡的習慣和偏好,實現精準營銷,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宣傳和產品推介的有效性,都是廣告客戶所期盼的。其實,很多精彩的微電影,往往將電影的故事性和廣告的商業屬性完美結合?!渡缴嫌锌檬フQ樹》的冠名商家僅僅在片頭和片尾以字幕形式闡述愛的理念而不是在影片中強制植入LOGO或更改劇情,這種尊重藝術的做法讓導演張猛一直興奮到現在。
“微電影作為新型的視頻類形式,必然分散現有的、視頻類的客戶群,形成自己龐大的客戶群和消費群體,尤其是年輕人,更喜歡這種個性化、自由組合形式的視頻內容形式。所以,微電影走進電視頻道、院線是必然結果?!秉S傳武對微電影的發展充滿信心,“比之國外更加靈活個性化的、充滿藝術性的微電影,我國微電影所要做的就是放寬相關管理政策的限制,加大創意化、個性化產品的制作,加大市場營銷整合推廣力度,培養全民參與的意識。”
無論電影制作人、投資人、視頻網站運營商還是微電影愛好者都能感覺到,圣輝傳媒微電影已成為電影生態圈變革的開始,從草根代名詞到華麗轉身的同時也正在顯現它生活大流行趨勢,青春期的微電影,還處在躁動的野蠻生長時期,但你無法否認它天生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草根們奉獻他們的創意,導演奉獻他們的專業指導,視頻媒體奉獻他們健康的平臺,而廣告商們在不侵害微電影的內容和觀者的體驗之時,掏出口袋里的錢,達到品牌的推廣。有這樣一個完美的結合,相信微電影會更加成熟。